欢迎来到 香港二四六开奖资料大全
全国咨询热线: 020-123456789
联系我们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话:020-123456789

传真: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傅敏编《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我是家中最不重要的人”
  来源:香港二四六开奖资料大全  更新时间:2024-05-19 15:20:05

2024年4月7日是傅敏翻译家 、艺术评论家傅雷诞辰116周年。编傅2023年,书中随着傅敏的梅馥离去 ,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傅雷家书》和傅雷一家的家中记忆。1954至1966年 ,最不重3d开奖结果查询双色球开奖号码傅雷夫妇以家书陪伴漂流海外的傅敏傅聪 ,绵延十三年不间断 ,编傅三百余封往来家信,书中成就了一部文学经典 ,梅馥也成就了一部完整记录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家中家教名著 。

其中,最不重作为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傅敏朱梅馥亦十分重要。本文从家书着手 ,编傅讲述朱梅馥所发挥出的书中东方女性的温存与高贵 、坚定与自信 、仁爱和牺牲。傅雷的家庭生活 ,无论是父子冲突  、日常困顿,在朱梅馥的调停下都不过是变奏曲。

傅敏编《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我是家中最不重要的人”

《傅雷家书》作为家教名著,诞生于傅雷夫妇营造的高雅而温馨的家庭氛围;这其中 ,妻子和母亲角色至关重要 。现实生活中的朱梅馥 ,傅雷好友周朝桢曾经这样评价 :“像梅馥这样的人 ,我一生从未见过第二人。用上海人的话讲 ,她是阿弥陀佛 ,活菩萨。她受的是西式教育 ,听音乐、看书画 、读英文小说都起劲 ,但性格却完全是旧社会那种一点没文化的贤妻良母式的典型。”那么,《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又扮演了怎样的妻子和母亲角色呢?

傅敏编《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我是家中最不重要的人”

傅敏编《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我是家中最不重要的人”

傅雷与妻子朱梅馥合影

好母亲 ,自然是懂得经营婚姻的好妻子 。傅雷,才高气傲 ,脾气暴躁,做他的妻子不容易  。1961年傅雷右派平反,母亲写信告诉傅聪:“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上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你祖母和你爸爸)悲惨凄凉的生活 ,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香港和澳门图片大全不堪回首  。到成年后 ,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 ,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 ,我爱他 ,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 ,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 ,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有人说,母亲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追随 ,把东方女性的温存与高贵、坚定与自信 、仁爱和牺牲发挥到了令上帝为之落泪的程度  。傅雷发自内心的评价道 :“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 ,因为梅馥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  ,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

傅雷与妻子朱梅馥的婚礼

傅聪与父亲一样 ,脾气暴躁 。1961年的一天,他为琐事对弥拉大发脾气 ,消息传到中国的家中,父母亲赶忙给两个孩子写信 。父亲写信安慰儿媳 :“亲爱的弥拉 :我会再劝聪在琐屑小事上控制脾气,他在这方面太像我了 ,我屡屡提醒他别受我的坏习惯影响 。父母的缺点与坏脾气应该不断地作为孩子的借鉴 ,不然的话 ,人的性格就没有改善的指望了 。我只能劝你在聪发脾气的时候别太当真,就算他有时暴跳如雷也请你尽量克制,把他当作一个顽皮的孩子,我相信他很快会后悔,并为自己蛮不讲理而惭愧。”母亲写信批评儿子  :“亲爱的聪:许多话都在英文信上仔细谈了,想你一定体会到我们做父母的一番热心与关切。我最担心的是你的性情脾气,因为你们父子的气质太相同了;虽然如此,我总觉得你还有我的成分 ,待人接物比较柔和 ,可是在熟人面前 、亲人前面 ,你也会放肆。弥拉太了解你了,她多么温柔可爱,千万不可伤害她 ,千万不可把你爸爸对妈妈的折磨加在弥拉身上 。虽然我们女人会理解你们、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查询2022年原谅你们,总不是夫妇长久相处的好办法 。”

傅雷不仅脾气暴躁 ,而且一度婚内别恋。为傅聪能够忘却童年的恋情 ,母亲用当年父亲钟情成家榴的实例 ,写信劝解傅聪:“回想二十年前  ,我跟你爸爸的情形 ,那时你五岁 ,弟弟二岁 ,我内心的斗争是剧烈的 ,为了怨恨,不能忍受 ,我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我再三考虑 ,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我走了 ,孩子要吃苦,我不应该那么任性 、自私 ,为了一个‘我’而牺牲了你们的幸福 。我终于委曲求全地忍受了下来。反过来想一想 ,要是你爸爸当时也只为了眼前的幸福而不顾一切,那么 ,今天还有你们吗?还有我们这个美满的家庭吗?”母亲之所以宽容傅雷钟情成家榴一事 ,并非外界那样的八卦传说,我们还可以听听两家后人的评说吧!

傅雷与傅聪在书房

傅聪似乎能够理解父亲与成家榴的婚外情 ,这样形容道 :“她真是一个非常美丽、迷人的女人,像我父亲一样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两人热到一起,爱得死去活来。”傅敏形容母亲的爱“包容浩荡”:“当年 ,成家榴不在,父亲找不到灵感与激情 。每当这时 ,母亲便暗地打电话 :‘家榴,你快来吧,老傅需要你 。’”多年以后,成家榴还亲口向傅敏坦言 :“当初你爸爸很爱我的 ,可你妈妈人太好了 ,我不得不离开 。”

成家和女儿 、香港著名电影演员萧芳芳深情回忆 :“我阿姨年轻时长得好美,到老都很美。听我母亲说 ,那时候,傅伯伯非要阿姨坐在他的身旁 ,他才能安心翻译。如果没有她 ,他就关在书房大发脾气。傅妈妈在外怎样劝他都不行。为这事,我舅舅还找他理论过。阿姨活着时 ,不好意思说上一代人的感情 。但每次谈到傅伯伯 ,她的表情就很甜蜜 ,脸上挂满阳光 ,手捂在心口 ,一副陶醉的模样。傅聪来香港演出,与我阿姨也特别亲昵。我想他很爱这位长辈  ,大概也是因为她是他父亲爱过的人吧 。”

傅敏夫人则有自己的见解 :“以前我还对傅敏说,没想到你父亲挺浪漫。见到她才明白,她的气质做派 ,让人不由自主爱慕。她极具才情意趣 ,与母亲是两种类型的女性 ,一个外放  ,一个内向 。我相信父亲和她之间 ,一定是品味高雅的交流。而母亲——不单单是温柔的妻子、孩子们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  ,她有菩萨心肠 。”至于外界所传成家榴住进了傅雷家 ,傅敏夫人特地问过,傅敏回答:“你以为我妈妈好欺负的 ?”

傅雷手稿

这段往事也被张爱玲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自从开始写小说 ,她所有的亲戚都被她当作素材写了一遍,很多人与她断绝了来往。张爱玲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唯独对于这次描写傅雷与成家榴,她懊悔了。四十年后,她对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忏悔:“我为了写那么一篇东西  ,破坏了两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情,是我错了 。”

做傅雷的妻子不易,做傅聪的母亲也不容易。家书开篇,1954年1月30日,父亲和母亲给傅聪分别写了一封信 ,父亲信中写道 :“真的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 ,即使我没宗教信仰 ,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母亲信中说:“你这次回来的一个半月 ,真是值得纪念的 ,因为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兴奋 、最幸福的一个时期。看到你们父子之间的融洽 ,互相倾诉,毫无顾忌 ,以前我常常要为之担心的恐惧扫除一空 ,我只有抱着欢乐静听你们的谈论 ,我觉得多幸福、多安慰 ,由痛苦换来的欢乐才是永恒的 。”傅雷在1954年1月18日傅聪离开上海所写的第一封家书中忏悔之语 ,即是针对母亲信中的“恐惧”而言:“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 ,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

青年傅聪在练琴

四十多年后 ,傅聪这样回忆他与父亲的冲突 :“我从童年进入少年时代,开始对父亲有一种反抗 。父亲并不是因为我弹琴时候的顽皮 ,才把我捆绑在门外 。其实,男孩子淘气 ,在没有开始学钢琴以前,就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事情 。我十一岁以后,中断了弹琴,那时候我就开始反抗父亲,很激烈,甚至于要出人命的呀!至于说他的信条是棍棒底下出天才,那是无稽之谈,父亲从来不是那样认为的,那是后来邻居们得出的所谓结论 。到了‘反右’的时候 ,有人拿这个所谓的信条来批判父亲 。”

在如此激烈的父子冲突状态下,母亲的恐惧和担忧是自然的。杨绛回忆文章这样写道 :“在他的孩子面前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 、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 。有一次 ,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 ,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 ,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 ,两孩子在噔噔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 。在傅雷前 ,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 ,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 。……梅馥曾为此对我落泪 ,又说阿聪的脾气和爸爸有相似之处 。她也告诉我傅雷的妈妈怎样批评傅雷。性情急躁是不由自主的,感情冲动下的所作所为,沉静下来会自己责怪 ,又增添自己的苦痛 。梅馥不怨傅雷的脾气,只为此怜他而为他担忧;更因为阿聪和爸爸脾气有点儿相似,她既不愿看到儿子拂逆爸爸,也为儿子的前途担忧 。”所以,母亲才在信中说“由痛苦换来的欢乐才是永恒的” 。

傅雷手稿

傅雷手稿

现在好了 ,儿子与父亲成为朋友,母亲松了一口气,家中再也没有了父子冲突的紧张气氛 。在一次记者采访时,傅聪谈到父母1月30日家信 :“那是1954年1月吧 !53年8月我去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会钢琴比赛,得了个第三名 。然后又去波兰和东德访问演出 。在波兰,他们很欣赏我弹的肖邦,波兰总统邀请我去波兰留学,同时参加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这样,我于53年11月底回到上海,在家待了一个半月,到54年1月中旬去北京报到 ,作去波兰留学的准备 。”傅聪同时回忆了当年“儿子变了朋友”的过程 :“其实我的童年少年时期,十三岁以前在上海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直到十七岁我从昆明回来——在昆明我有三年的浪子生涯 ,一个人在昆明。后来父亲看到我没有问他要一分钱 ,只身回到上海 ,立志要学音乐,觉得我很有骨气 ,很有志气 。我是从那时候开始,才真正下决心学音乐  。那时候  ,我基本上已经与父亲有了那种一定的朋友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成为朋友是一个逐渐的自然而然的演变 。五六年回到上海 ,跟爸爸聊天的时候 ,他那种特别的感觉 ,就是父亲和儿子真的变成朋友了 !”母亲后来的信中还追忆过当年的情景 :“孩子 ,看到你们父子气质如此相同  ,正直的行事如此一致,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你们谈艺术、谈哲学 、谈人生 ,上下古今无所不包,一言半语就互相默契,彻底了解;在父子两代中能够有这种情形 ,实在难得 。我更回想到五六、五七两年你回家的时期 ,没有一天不谈到深更半夜 ,当时我就觉得你爸爸早已把你当作朋友看待了。”

傅雷致傅聪家书

在感情方面,傅聪也和父亲一样早熟;年轻时恋爱不专 ,更是让母亲操透了心 。1954年,母亲写信严厉责备傅聪,话说得很重 :“关于你感情的事,我看了后感到无限惶惑不安。对这个问题我总觉得你太冲动 ,不够沉着。这次发生的 ,有些出乎人情之常,虽然这也是对你多一次教训 ,但是你应该深深地自己检讨一番,对自己应该加以严厉的责备。我也不愿对你多所埋怨 ,不过我觉得你有些滥用感情,太不自爱了,这是不必要的痛苦 。得到这次教训后,千万要提高警惕 ,不能重蹈覆辙 。你的感情太多了,对你终身是个累  。我有句话,久已在心里嘀咕 :我觉得你的爱情不专  ,一个接着一个 ,在你现在的年龄上,不算少了 。我是一个女子,对这方面很了解女人的心理,要是碰到你这样善变,见了真有些寒心 。”责备之余,母亲又以自己的婚姻为例 ,劝诫儿子 :“回想我跟你爸爸结婚以来 ,二十余年感情始终如一 ,我十四岁上,你爸爸就爱上了我(他跟你一样早熟),十五岁就订婚,当年冬天爸爸就出国了 。在他出国的四年中 ,虽然不免也有波动,可是他主意老 ,觉悟得快 ,所以回国后就结婚 。婚后因为他脾气急躁 ,大大小小的折磨总是难免的,不过我们感情还是那么融洽 ,那么牢固 ,到现在年龄大了,火气也退了,爸爸对我更体贴了 ,更爱护我了。我虽不智,天性懦弱 ,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对他无形中或大或小多少有些帮助 ,这是我觉得可以骄傲的,可以安慰的。我们现在真是终身伴侣 ,缺一不可的 。”所以,1961年父亲一封给儿媳弥拉信中说:“你妈妈却是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女性,受到所有亲朋戚友的赞美;她温柔婉约 ,对聪的为人影响极大 。多年来要不是经常有妈妈在当中任劳任怨,小心翼翼,耐心调停 ,我与聪可能不会像今日一般和睦相处。”

1956年,傅雷夫妇与傅聪

母亲不仅耐心调停父子冲突  ,还能够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父子关系 。1959-1961年 ,国内生活困难,母亲多次写信与傅聪,希望儿子接济家里。61年一封信这样写道  :“爸爸从来不肯有求于人 。这两年来营养之缺乏 ,非你所能想象。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信末向你表示……你来信对此不提及。今年一月五日你从 Malta[马耳他]来信还是只字不提,于是我不得不在一月五日给你的信上明明白白告诉你:‘像我们这样的父母 ,向儿子开口要东西是出于不得已 ,这一点你应该理解到 。爸爸说不是非寄不可 ,只要回报一声就行,免得人伸着脖子呆等 。’二月九日我又写道  :‘我看他思想和心理活动都很复杂,每次要你寄食物的单子,他都一再踌躇 ,仿佛向儿子开口要东西也顾虑重重 ,并且也怕增加你的负担 。你若真有困难 ,应当来信说明,免得他心中七上八下 。否则也该来信安慰安慰他 。’的确 ,他自己也承认这一方面有复杂的心理(complex) ,有疙瘩存在,因为他觉得有求于人,即使在骨肉之间也有屈辱之感 。我一再表示 ,你好像都没有感觉 ,从来没有正面安慰爸爸。他不但为了自尊心有疙瘩 ,还老是担心增加你的支出 ,每次order[嘱寄]食物,心里矛盾百出,屈辱感、自卑感 ,一股脑儿都会冒出来,甚至信也写不下去了。牛油是你在家从小见惯吃惯之物  ,也不是什么奢侈品 ,为什么去年十一月我忽然要你千里迢迢地寄来呢?你就是没有用过脑子想一想,分析一下 。你很懂得爸爸 ,但这方面的疙瘩,恐怕你连做梦也没想到过;我久已埋在心头 ,没有和你细谈。为了让你更进一步 、更全面地了解他,我觉得责任难逃 ,应当告诉你 。”信中母亲为父亲的健康求助儿子 ,责备儿子。谈到自己 ,却不经意地写道:“我的身体也不算好,心脏衰弱 ,心跳不正常  ,累了就浮肿 ,营养更谈不上。因为我是一家中最不重要的人 ,还自认为身体最棒,能省下来给你爸爸与弟弟吃是我的乐处;我这个作风 ,你在家也看惯的 。这两年多来瘦了二十磅,一有心事就失眠,说明我也神经衰弱 ,眼睛老花,看书写字非戴眼镜不可  。以上所说,想你不会误解 ,我绝不是念苦经 ,只是让你知道人生的苦乐 。趁我现在还有精力 ,我要尽情倾吐 ,使我们一家人,虽然一东一西分隔遥远 ,还是能够融融洽洽,无话不谈,精神互相贯通,好像生活在一起。”这封信通篇家常 ,没有任何说教;家书中母性的光辉,至此表露无遗 。这应该是一封最有家庭温度的信 ,傅聪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七十岁生日独奏音乐会接受记者采访 :“现在,若是让我再说家书,那么母亲在1962年洋洋洒洒给我当时的夫人弥拉抄写菜谱 ,教她如何做核桃鸡丁和贵妇鸡的那封信,也许比父亲和我多次讨论文学和音乐的信 ,更令我感慨。”

显然 ,傅雷的家庭生活 ,无论是婚内别情,还是父子冲突、日常困顿,在母亲的调停下都不过是变奏曲 。如今 ,“儿子变了朋友” ,父母“终生伴侣”——1954至1966年 ,傅雷夫妇才能以家书陪伴漂流海外的傅聪 ,绵延十三年不间断,三百余封往来家信  ,成就了一部文学经典,也成就了一部完整记录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家教名著。

傅敏编《傅雷家书》  ,译林出版社


城市分站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话:020-123456789

传真: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0.1039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香港二四六开奖资料大全   sitemap